1、选择题 用32P标记某一噬菌体的DNA,用15N标记细菌的氨基酸,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标记的32P
B.两个噬菌体含有32P
C.全部噬菌体都不含有15N
D.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注入的是DNA,然后利用自己的DNA为模板,细菌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原来标记的DNA两条链形成两个DNA到子代噬菌体内,则两个噬菌体含有32P。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则噬菌体全部都含有15N;故选B。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子代中DNA和蛋白质的变化。
点评:试题较抽象,属于考纲分析推理层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没有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
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D.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编程性死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A正确;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属于衰老细胞的特点,B正确;细胞癌变是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阶段,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D正确。
考点:细胞的生命历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学生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的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C.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纺锤体的出现
D.细胞板的出现和子细胞核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而纺缍体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像生物体一样,细胞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最终死亡的生命历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体积变小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B.来自同一个体的各类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除外)的核酸基本相同
C.幼年个体中存在老细胞的衰老,老年个体中存在新细胞的产生
D.细胞高度分化,细胞周期变长,代谢降低;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衰老,核体积变大,错误;
B.来自同一个体的各类细胞DNA相同,但是RNA不同,这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错误;
D.细胞高度分化,无细胞周期,错误。故选C
考点: 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分化的原因、细胞周期的定义。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充分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
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
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新的子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中没有碱基U,A错误。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B正确。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NA酶作用是分解DNA,需要的酶是DNA聚合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