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地从乙地引进了一种豆科作物,种下去以后根系上没有根瘤,植株也矮小瘦弱,原因是?
A.缺水
B.缺少无机盐
C.土壤中没有根瘤菌
D.土壤中没有与该种豆科作物相适合的根瘤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合成酶需核糖体直接参与
B.DNA酶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C.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所以A、B选项是错误,酶只有从细胞中出来,不能进入细胞内,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中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是1.5-2.0,而小肠液为8.0左右,所以酶变性失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D.若在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曲线a表示酶量减少后反应速率下降;故A正确。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故B正确。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所致,此时温度已经是最适温度,如果升温只会使反应速率下降;故C错误。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底物浓度、酶、温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糖类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比同质量脂肪少,但消耗氧气多
C.淀粉是贮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A正确;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消耗的氧气多,故B错;多糖必须最终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细胞,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故C错;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的光化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含酶洗衣粉包装袋上印有以下产品介绍(见右框),据此可以说明

A.这种洗衣粉不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溃、血渍等
B.在 60 ℃以上的水中会降低洗涤效果,温水中酶活性最高
C.该洗衣粉可洗涤蚕丝、纯羊毛质地的衣料,洗涤时应用温水浸泡
D.蛋白酶含量偏低,对洗涤污渍基本不起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因为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正好分解蛋清、血渍这些蛋白质类的污渍,而不适合洗涤蚕丝、纯羊毛等含蛋白质的衣服,酶具有高效性,对污渍会有很好的洗涤效果,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