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当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机体要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加强
②肾上腺的细胞分泌加强
③立毛肌收缩
④体表的毛细血管舒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胰岛B细胞的分泌加强是产生胰岛素, 体表的毛细血管舒张是和题意相反,是加强热散的.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寒冷和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均与下丘脑有关
②当人感到饥饿时,在下丘脑调节下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③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④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寒冷和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正确。
②当人感到饥饿时,在下丘脑调节下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错误。
③下丘脑通过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错误。
④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 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是唯一的气体植物激素,所以成熟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熟红柿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乙烯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熟记乙烯的形态和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痛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可能在
A.神经纤维
B.轴突
C.树突
D.突触间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C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
A.沃泰默
B.巴甫洛夫
C.沃森和克里克
D.斯他林和贝利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为一种碱性多肽。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贝利斯与斯塔林等于1902年发现。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所以选D。
考点:生物学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学史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者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