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复旦大学科学家揭示了母亲分泌乳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显示,母亲在哺乳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展现出非常有规律的同步分泌大量的促使乳腺分泌乳汁的激素M。同时母亲大脑中的神经细胞N通过反馈也参与调节激素M的分泌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神经细胞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B.乳腺细胞是激素M的靶细胞
C.激素M的分泌可引起神经细胞N的兴奋
D.分泌乳汁的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图。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肾上腺在盐平衡中的作用,肾上腺参于多种物质平衡的调节,在与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是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但它是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升高血糖的作用。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在水平衡的调节中起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出汗量的变化为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D.增加、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吞噬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抗体只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中起作用;淋巴因子只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溶菌酶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以吞噬病原体,而在特异性免疫中又可以吞噬、处理抗原,使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联系,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并将其直接消灭
D.B淋巴细胞可被抗原-MHC复合体致敏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E.在免疫中,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属于第二道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等重要作用;A错误。效应B细胞能分泌特异性的抗体,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抗原-MHC复合体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D正确。
考点: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