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A.糖类
B.太阳能
C.ATP
D.脂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C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量物质,A错误,太阳能是最终的能量,B错误。脂肪是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D错误,本题选C。
考点:ATP的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B.维生素D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C.白细胞吞噬细菌
D.水稻的根吸收K+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即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消耗能量。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维生素D属于脂质类物质,进入小肠绒毛细胞是自由扩散,所以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能量。故选B。
考点: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 40, 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依次是
A.80 、 80 、 40 、 40
B.40 、 40 、 20 、 20
C.40 、 80 、 40 、 20
D.80 、 80 、 40 、 2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原始的生殖细胞中 ,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 , 所以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是一样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 经过复制 , 在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 即有两个 DNA 分子。所以 , 如果物种的染色体数是 40, 则经过复制后的细胞 DNA 分子数是 80 。 在减数分裂连程中 DNA 分子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 联会和四分体时 ,DNA 的分子数仍然是 80,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 , 次级卵母细胞中的 DNA 的分子数是 40, 而第二次减数分裂结束时 ,DNA 分子的个数是 20 。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全营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 度的特点是: v(Si4+)>v(水)>v(Mg2+)
②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 v(Si4+)>v(水)>v(Mg2+)
③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⑤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与吸收水分毫无关系
⑦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2+和Si4+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⑧载体运载矿质离子的运动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A.②⑤⑥⑦
B.①⑥⑦
C.②⑦⑧
D.②⑥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 度的特点是: v(Si4+)>v(水)>v(Mg2+),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Mg2+)>v(水)>v(Si4+),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植物对离子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离子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运输和利用, 吸收利用的能量是细胞呼吸提供,所以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制备X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如果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产生X抗体的浆细胞,c为产生Y抗体的浆细胞,促进细胞两两融合后,对融合细胞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为
A.从aa、bb、ce、ab、ac、bc中选出ab、bc;从ab、be中选出ab
B.从aa、bb、ce、ab、ac、be中选出ab、bb;从ab、bb中选出bb
C.从aa、bb、cc、ab、ac、bc中选出ab、ac;从ab、ac中选出ab
D.从aa、bb、ce、ab、ac、be中选出ab、bc;从ab、bc中选出a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