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为接受信息的细胞
C.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1释放某种物质到血液中,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细胞2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项正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是接受信息的细胞,B项正确;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通过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同时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2可表示各种组织细胞,C项错误;细胞1的分泌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是蛋白质类物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茎秆生长
B.青鲜素可以延长某些蔬菜的储存时间,但可能致癌
C.脱落酸可以抑制植物生长,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乙烯只在植物体果实中合成,有催熟果实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赤霉素能显著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茎秆生长,A正确 ;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某些蔬菜的储存时间,但可能致癌,B正确 ;脱落酸可以抑制植物生长,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正确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可在植物体多个器官合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极化状态,2是去极化过程,4是复极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下移
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神经兴奋的产生。1为极化状态,此时膜内外存在有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产生原因为钾离子的外流,A错误。去极化过程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造成的,钠离子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正确。钠离子含量影响去极化过程和动作电位的大小,若组织液中钠离子含量增大不会对静息电位产生影响,而会使动作电位加大,C错误。钾离子浓度会影响极化状态,外部钾离子浓度加大,使钾离子外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减小,X应该上移,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只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钙离子是无机盐属于内环境,A属于;呼吸酶在细胞内,B不属于;葡萄糖可存在于内环境,C属于;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即在内环境中,D属于;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尿崩症患者的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导致尿液渗透压降低,故B错误;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而不是该激素的产生异常,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为正常值,故C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九肽激素,口服时会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所以不能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