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用15N标记的某细胞培养在14N的特殊培养液中,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染色体的状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4N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5N
C.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
D.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另一条染色单体含15N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就是分别以两条DNA单链为模板,进行复制,这两条单链最终分离,分别变成两条DNA分子中的其中一条单链。在经过一次复制后,形成的两条DNA分子都一条链含14N,另一条含15N,再开始复制到中期,此时着丝点没有分裂,还是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另外1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均含14N。其余没有得到亲代的DNA的子代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4N 。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也相同
B.人的身高与体重是一对相对性状
C.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D.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论断,运用了类比推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DNA ③mRNA?④tRNA
A.① —② -③
B.① -④ -②
C.② -③ -①
D.② -④ -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有:①DNA
DNA
mRNA
蛋白质;
②RNA
DNA
mRNA
蛋白质;③RNA
蛋白质;其中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①,即选项C。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心法则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细胞的后代差异性最小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形成层细胞
D.癌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05年,E. B. Winlson发现,果蝇的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Y染色体。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雄蝇。将这只白眼雄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在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参考E. B. Winlson的发现,替摩尔根提出合理的假设

A.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
B.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有性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C.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
D.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F2代所有的白眼果蝇全为雄性,说明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