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为GAU,它转运的是亮氨酸,可推知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A.CUA
B.GAU
C.GAT
D.CT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复制时解旋和配对、聚合过程是分开进行的
B.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保留了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
C.新合成的两条DNA子链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相同
D.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即解旋、配对和聚合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模板母链和一条子链;新合成的两条DNA子链中碱基互补,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NA酶是水解酶,将DNA水解形成脱氧核苷酸,在DNA复制过程中不需要DNA酶。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DNA复制的过程以及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故本题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若把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与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则后期的细胞中
A.DNA含量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变化: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2C)
2C→4C
4C
4C
4C
2C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2N→4N
2N
考点: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规律,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
D.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两条主链,中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使两条链连接起来,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