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40个
B.30个
C.10个
D.60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广东,每年的三月份经常出现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此时绿叶蔬菜生长缓慢。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O2没有及时被利用
B.CO2供应不足
C.环境温度较低
D.光照强度较弱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绿叶蔬菜生长缓慢,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环境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光照强度较弱,影响光反应的速率;选CD。
考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现有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比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来自高温环境)的是
A.含有胸腺嘧啶32% 的样品
B.含有腺嘌呤17% 的样品
C.含有腺嘌呤30% 的样品
D.含有胞嘧啶15% 的样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其中含有3个氢键的G—C碱基对的结构较稳定。由此可见,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其分子结构较稳定,越耐高温。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选项中的G—C碱基对比例最高,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下图中,有M、N、R、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N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R时,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利用CO2的量为x+|M|
D.当处于高CO2浓度条件时,突然把某植物从P条件移到Q条件,细胞内的C3含量暂时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P点前,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R时,总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X+呼吸强度|M|,当P→Q,光照强度加强,光反应加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C3被还原加快,所以C3含量下降。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
A.染色体复制时
B.着丝点分裂时
C.纺锤体出现时
D.子细胞形成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染色体复制时是间期;错误。?
B.着丝点分裂时是后期;错误。?
C.纺锤体出现时是前期;错误。
D.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应从子细胞形成时开始计算,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