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实验中学的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学校周围水体污染情况时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是有机型污染,水体变黑发臭;另一种是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变绿。前者和后者分别生活着的生物主要是
A.异养厌氧型生物;光能自养型生物
B.光能自养型生物;异养厌氧型生物
C.异养需氧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生物
D.化能自养型生物;异养需氧型生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水体变绿,说明有大量浮游植物(如藻类)产生。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侧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期;基因突变较易在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时间更长,所以细胞数目更多;c点对应的温度抑制酶活性,d点可能为最适温度对应最高活性。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和酶活性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植株在a点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乙植株在b-d段显示有机物积累量远超出有机物的消耗量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叶片无气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纵坐标中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表示的是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点时甲植株净光合速率为0,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乙植株在b-d段表现为CO2吸收,说明此时有机物积累量超过有机物消耗量;曲线bc段下降是因为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 碳的供应不足,而de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的减弱;bd段乙植株因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甲植株固定CO2能力强,不发生光合午休的现象。
考点:考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点评:难度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在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受影响,而乙植物受影响很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小时将有40千克ATP发生转化,而所有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mg/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叙径是
A.ADP与ATP之间的快速转化
B.将能量大量贮存在磷酸肌酸中
C.糖类的快速分解
D.线粒体活动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DP与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快速转化,可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结构包括:
A.细胞壁、细胞膜、液泡
B.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C.细胞膜、细胞核、液泡膜
D.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考点:本题考查原生质层的结构组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原生质层的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