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农田里农民要经常除草,这主要是调整
[?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2、连线题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__。
3、连线题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下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4、选择题 在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时,正确的研究对象是
[? ]
A.某生物个体输入和输出能量情况
B.同一营养级的全部生物能量输入与输出情况
C.该生态系统不同种群中全部生物能量输入和输出情况
D.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情况
5、连线题 下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l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人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C表示_______。若图1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上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