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①②③共同构成突触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增加而内流。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分为: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①是突触小泡。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因此A错;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体现在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同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C正确;寒冷环境,需要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增加,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和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兴奋传导的知识,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电位为“内负外正”,而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发生短暂的电位变化,变为“外负内正”,而相邻部位电位不变。这样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出现了电位差,在电场力作用下,出现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在膜内侧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侧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故选项A、B错。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靠突触传递的,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递质至突触间隙,然后作用突触后膜使相邻的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从而使兴奋得以传递。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少
B.饥饿时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C.失水过多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少;A错误。饥饿时血糖含量降低,则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植株增高,则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纤维的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切除正常幼年狗的某种腺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①②③分别切除的腺体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下丘脑、垂体
D.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切除下丘脑,则TRH、TSH、甲状腺激素都减少;切除垂体,则TSH、甲状腺激素减少,TRH增加;切除甲状腺,则甲状腺激素减少,TRH、TSH都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