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B.从图示可以看出要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温处理
C.从图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过程为DNA复制,催化⑤过程的酶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占25%,U占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附加题)PCR技术与细胞内DNA复制的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CR技术合成DNA和细胞内DNA复制都属于半保留复制
B.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利用的酶的种类不同
C.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应用的酶在相同温度下活性相同
D.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的原料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PCR技术优点的是
[? ]
A.简单,易于操作
B.可以完全无限制地扩增
C.实用性强,灵敏度高
D.快速、高效,并可自动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近十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所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_____键,称为______,在细胞中是在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__________,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和______。
(4)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4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
参考答案:(1)氢? 解旋? 解旋
(2)脱氧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温度? ? 酸碱度
(4)1/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PCR的反应过程中,引起变性的因素是
[? ]
A.pH过高
B.pH过低
C.升高温度
D.加入酒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