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某农科院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某经济作物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改良,期望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为研究该作物改良后的效果,分别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一: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普通植株和转基因植株分别放置在相同适宜条件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一所示(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研究二:将转基因植株放在恒温环境中,研究在不同光照下转基因作物对外界CO2利用率(表观光合量/外界CO2量)。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一(已测得在黑暗中释放的CO2量为0.6μmol/h,每次实验保持外界CO2浓度不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简图表示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形成转基因幼苗的过程: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____。
(2)若转基因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则对应图一中的曲线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表一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在光照强度为1Klu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6μmol/h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2Klux时该作物对外界CO2利用率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B? 该曲线对CO2的利用率高? 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3)CO2的浓度及光照强度? 此时光照强度是限制因素,而CO2的浓度不是(合理即可)? 0.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下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①一⑤为反应过程,A—N为物质,a与b为结构。请据图作答。

(1)E物质是__________,弱光下②过程缓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2)a结构内发生的能量代谢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b结构内发生的能量代谢是__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这个细胞的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在单位时间内A—N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_________。
(5)在强光下,b结构产生的M物质会迅速扩散到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3(三碳化合物)? 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过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3)⑤
(4)G=N、M=H
(5)叶绿体? 光合作用强,需要大量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据下图回答:

(1)A、B、C、D几种生理过程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2)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为______(填字母)。
(3)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光合作用 ? 化能合成作用 ? 有氧呼吸? ?酒精发酵(或无氧呼吸)
(2)C、D
(3)B? 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水稻小于高粱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ce段增大了光照强度后酶的活性相应也提高了
D.若在e点以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则曲线走势肯定类似ef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探究题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6组,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
②.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温度25℃,培养一周。
③.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Lux(黑暗)。
(2)实验结果预测: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