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A.使用乙烯利使草莓提前成熟
B.用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能解除休眠
C.喷洒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保花保蕾
D.无籽西瓜的培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籽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与植物激素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能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所以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乙烯。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作用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愈伤组织不分化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细胞内的色氨酸合成
C.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
D.4-D浓度相同
E.生长素类似物施用时浓度过高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说明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故A正确;H+由细胞运出需克服浓度梯度,并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B错误;H+运出细胞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溶液的pH下降,故D正确;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可见只要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故C正确。
考点:本题以雷和克莱兰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其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光.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向光性的相关知识及识图、分析综合、实验能力。
点评: 感尖弯尖下,由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是极性运输,在产生部位有横向运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