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过程加快的一项是
A.葡萄糖的利用
B.CO2的释放
C.丙酮酸的氧化
D.ATP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富氧→缺氧条件,酵母菌由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能效率低,所以消耗的葡萄糖增多,而CO2释放、丙酮酸氧化、ATP生成减弱。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丙酮酸产生ATP时,不需要氧气,B错误。ACD叙述正确,本题选B。
考点:合成ATP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A.肺泡
B.肌肉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无氧呼吸的场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无氧呼吸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结构在光下有ATP生成的是:
A.细胞质基质
B.突触后膜
C.叶绿体的类囊体
D.线粒体的外膜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的三个过程,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考点:考查ATP的合成场所。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ATP的合成生理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在一昼夜24小时内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FG段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略有下降, 故A错误;A点和E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同,说明两者的有机物相同,故B错误;D点后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则D点之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与A点相比,K点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说明经过一昼夜后有有机物的积累,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