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培养水稻的溶液中,实验后Ca2+、Mg2+与实验前的比值大于1,说明Ca2+、Mg2+浓度增大,即吸收水多于吸收Ca2+、Mg2+的量。水稻吸收的Si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体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考点:离子的跨膜运输。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一定导致生物的进化
③抗体、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一定都存在于内环境中?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动物体内的激素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全部正确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全都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蓝藻无叶绿体和线粒体,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有氧呼吸。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经过自然选择后才有可能引起生物进化。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但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这个温度。动物体内激素本质有三种: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地理隔离不影响个体交配。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识记生命活动及生物进化的细节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一分裂前期一分裂中期一分裂后期一分裂末期,按此描述的分裂过程排列①~⑤显微照片,相应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③→⑤→④→②→①
D.④→⑤→③→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分裂间期、②是分裂后期、③是分裂末期、④是分裂前期、⑤分裂中期,所以相应的顺序是①→④→⑤→②→③。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体外培养的人体某种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就停止分裂了。并且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这说明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
A.衰老
B.分化
C.凋亡
D.癌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制备X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如果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产生X抗体的浆细胞,c为产生Y抗体的浆细胞,促进细胞两两融合后,对融合细胞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为
A.从aa、bb、ce、ab、ac、bc中选出ab、bc;从ab、be中选出ab
B.从aa、bb、ce、ab、ac、be中选出ab、bb;从ab、bb中选出bb
C.从aa、bb、cc、ab、ac、bc中选出ab、ac;从ab、ac中选出ab
D.从aa、bb、ce、ab、ac、be中选出ab、bc;从ab、bc中选出a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