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主要通过渗透作用
B.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
C.自由扩散的速率只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
D.在缺氧的条件下,植物根部无法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有浓度差,A正确。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过程进入细胞内,B错误。许多物质通过质膜的扩散速度都与其脂溶性程度成正比。C错误。在缺氧的情况下,植物根部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进行主动运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运输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a、b、c、d代表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运出胞外
B.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C.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D.细胞吸水膨胀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甲乙分子是可以滑动或移动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自由扩散)运出胞外,A正确。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了改变,B正确。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应该是通③方式,C错误。细胞吸水膨胀时,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具有流动性,即甲磷脂和乙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I、II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蛋白质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I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为自由扩散,II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故A正确。B错。葡萄糖是以Ⅱ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而性激素为脂质小分子,以I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故C错。蛋白质是大分子,无法直接通过细胞膜,必需分解为氨基酸才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或者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 ?A2 ?B1 ?B2?C1? C2……。向A1? B1? 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1→B2? ;C1→C2……)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若A2屮液滴尚下移动,则A1屮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原理。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说明胡萝卜在此溶液中吸水;C2中液滴向上移动,说明胡萝卜在此溶液中失水;由此可见胡萝卜的细胞液浓度在n1和n3之间,但不代表就等于n2,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常选用紫色洋葱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A.只有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B.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
C.细胞壁呈紫色,便于观察
D.原生质层呈紫色,便于观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