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同学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马上染色是错误的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在显微观察时应首先找出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过程包括
[?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解离→染色→制片
C.固定→解离→漂洗→制片
D.解离→漂洗→制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进行细胞分裂实验操作的情况,请分析回答:实验中,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结果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染色的材料立即放在载玻片上观察,结果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装片直接放在高倍镜下,花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细胞;丁同学在正确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镜检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无法找到分裂的细胞。
(1)甲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找不到分裂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没有经过漂洗? 盐酸继续解离,染色差
(2)没有经过压片? 细胞重叠
(3)没有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4)观察的不是分生区细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1/L盐酸溶液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1/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________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图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碱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5)①.0.01%
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
(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