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个,占全部碱基数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为
A.26%,312个
B.24%,288个
C.13%,l56个
D.12%,l44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C=312,G+C=624,该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312÷26%=1200,则A+T=1200-624=576,而A=T,因此,A=1/2×576=288,百分比为288÷1200×100%=24%.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般来说,DNA具有配对的碱基,RNA内没有
②.一般来说,合成代谢分解ATP,是放能反应,分解代谢合成ATP,是吸能反应
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④.只要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tRNA中有配对的碱基,故①错;一般说,物质的合成需要ATP提供能量,说明是吸能反应;同理物质的分解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故②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故③正确;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故④正确。因此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ATP和合成与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大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a、b、m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据题意,由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当温度30℃降到25℃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大,m值增大;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25℃时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其仍然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以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即b点左移。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
点评:本题以坐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属于考纲中的分析判断层次。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历经九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对于脲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为氨和二氧化碳
B.脲酶常温下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物质
C.脲酶分子中的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
D.与脲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新陈代谢是指
A.生物体内的同化作用
B.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C.生物体内的异化作用
D.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