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用“<”、“=”或“>”表示),则假设成立。
参考答案:(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4)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与t1相比,t2时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县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在我国北京举行。我国运动健儿勇夺51块金牌为国家争光。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竞跑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


(l)从表1来看,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_________;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_________;人体产生乳酸的场所是_________。
(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人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____升。
(3)呼吸商(RespiratoryQuoiient,简称RQ)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若运动员在休息时只进行有氧呼吸,且分解的有机物全部是葡萄糖,则呼吸商是_______,若分解的有机物同时还有脂肪和蛋白质,则呼吸商比前者__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若以分解葡萄糖计算,在剧烈运动时的呼吸商应该比休息时____(填“高”“低”或“相等”)。
参考答案:(1)10~25分钟? 5mg/cm3? 细胞质基质
(2)18
(3)1? 低? 相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是否比安静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比安静时高
实验过程: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测定其pH。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度运动(步行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表述不完整的是
[? ]
A.作出假设的依据是人体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呼出的CO2浓度增加
B.实验原理是:CO2在水中溶解后形成碳酸,使水的pH下降
C.实验结果:运动强度越大,pH下降幅度越大
D.实验结论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气体中CO2浓度增加,假设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下图是细胞呼吸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过程是_______。(填字母)
(2)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其中第_____阶段消耗水,该阶段发生位置是_______。第____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并且要消耗________,产生水,发生位置在________。ATP中的A代表_______。
(3)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出现烂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线粒体? 二? 线粒体基质? 三? 氧气? 线粒体内膜? ?腺苷
(3)土壤中缺乏氧气,根细胞被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损害
(4)细胞呼吸减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