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DNA被32P标记的绵羊(2N=54)精子与未标记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中培养,第一次卵裂中期含32P的染色单体数为
A.27条
B.54条
C.81条
D.108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可知,受精卵中含32P的染色体数是27,第一次卵裂间期,含有32P的染色体复制,因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所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有32P,即含32P的染色单体有54条,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DNA分子复制及染色体复制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A.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B.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C.低倍镜看不到细胞时,可换用高倍镜观察
D.使用高倍镜可看到不同时期的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时,盐酸可以破坏细胞间的联系,不能除去细胞壁;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和防止盐酸中和碱性染色剂;使用高倍镜之前一定要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对象,并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经处理后的细胞会停止在细胞周期的各个时期,所以移动装片就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细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该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中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之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通过造血干细胞形成的。正常的造血干细胞通过下列哪些过程完成对血细胞的补充
①细胞增殖 ②细胞分化 ③细胞凋亡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而细胞凋亡是使细胞数目减少。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类细胞中
A.分裂期的细胞
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分裂期的细胞核仁已经消失,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线粒体增多,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 核仁并不增大,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
C.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
D.基因改变则性状随之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的不同就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基因突变有微小突变,但也有显著的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有的较大,B错;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有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来实现的,C错;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基因改变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D错。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