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B.在二次连续复制过程中,共需要3(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
D.需要2n-1(m-A)个
E.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目=T的数目、G的数目=C的数目,由此可推知双链DNA分子中C的数量=(2m-2A)/2=m-A。第二次复制需要的碱基数为(22-1)*(m-A)-(21-1)*(m-A)=2(m-A);A错误。连续两次复制需要的C的数量=(22-1)*(m-A)=3(m-A);B正确。第n次复制时需要的C的数量=(2n-1)*(m-A)-(2n-1-1)*(m-A)=2n-1(m-A);C正确。在n次复制过程中需要的C的数量=(2n-1)(m-A)个;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7h,其中分裂期为2.3h,周期大多开始于22:00,如果要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
A.22:00至次日0:18
B.次日0:18至10:42
C.次日8:24至10:42
D.次日10:42至13:0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7h,其中分裂期为2.3h,说明分裂间期时间为10.4h。现周期开始于22:00,而要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应该观察分裂期。所以隔10.4h后开始观察较好。因此,取材的最佳时间是次日8点以后,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Aa)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B.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C.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
D.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丙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该生物是雌性,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甲图存在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而细胞质均等分裂,代表极体,B错误。由于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如果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是A基因,则同源染色体4或者8上是a基因,C正确。丁图中只有2条染色体,且形状大小不同,是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具有识图能力和通过比较、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只有加S型细菌DNA,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蛋白质、DNA的完全水解产物都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故A不正确。
考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玉米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鼠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蓝藻基因转录出的mRNA链上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基因的结构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判断、理解能力。真核细胞(玉米细胞、鼠细胞、酵母菌)基因中编码区中有外显子、内含子,内含子属非编码序列,不编码蛋白质;原核细胞(乳酸菌、蓝藻细胞)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内含子之分,故A正确,B、D错误。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存在于DNA的非编码区,不在mRNA上,故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