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A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故B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分为mRNA、tRNA、rRNA,故C正确;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突触结构、核酸的种类和免疫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激素使细胞开启新的代谢过程
C.老化受损的细胞被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D.浆细胞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特异性抗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A正确;激素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而不能开启新的代谢过程,B错;吞噬细胞通过其内部的溶酶体将老化受损的细胞分解掉,C错正确;特异性抗体是浆细胞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的,D正确。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以及细胞凋亡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C.树突状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D.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分化。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进而可能用于治疗癌症。树突状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通知”T细胞接着传递给B细胞;也可 “通知”T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同一个体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细胞和T细胞都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细胞,都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B细胞和T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细胞和T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都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和细胞分裂、分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①组织发生水肿?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途径,其意义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平衡;可以将少量由毛细血管渗出的蛋白质(大分子物质)和由小肠绒毛吸收的大部分脂肪成分运回血液;淋巴流经淋巴结,还具有防御保护功能。因此,当毛细淋巴管阻塞后,会引起所属于区域的组织水肿和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考点:内环境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组织水肿中的一种情况,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