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
B.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
C.c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D.a、b、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
C.冲动的传导是一种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的现象
D.复极化过程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逐渐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超过则不再增加;A错误。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刺激,Na+内流,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B正确。静息电位是由于K+通道开放,使得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由于Na+通道开放,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C正确。当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时开放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失活、关闭,而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少量的K+在细胞内强大的电动势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迅速外流,使细胞内电位降低,细胞外电位升高,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极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下降
B.细菌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病毒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C.光反应中,得到电子后,某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使NADPH转变成NADP+
D.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增加培养基的总量可以提高该种群的k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调节,故血浆的pH值不会有明显变化。胞内寄生菌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病毒侵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得到电子后,某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使NADP+转变成NADP。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CO2对呼吸的调节属于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不只是包括激素,CO2、组织胺、H+也是调节因子。
考点:体液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液调节的概念,重在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11年3月日本政府暂停使用辉瑞7价肺炎球菌疫苗,因为有儿童在接种该疫苗后死亡。在注射该疫苗时,每个孩子需持续接种3 -4次,才可获得终身对肺炎球菌的免疫。如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1~5中,仅细胞4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
B.多次注射疫苗后,可增加人体内细胞5和物质a的数量
C.接种疫苗引起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疫苗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D.②③过程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但其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免疫过程与应用、基因的表达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细胞1~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与抗体合成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结构完整的细胞中,只在浆细胞中表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