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各种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特异性识别和切割HIV病毒的核酸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据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曲线(pH适宜)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是
①体外受精 ②体内受精 ③主要在体外发育 ④主要在体内发育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⑥运用胚胎工程技术
[? ]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连线题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避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小。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2)①? ③
(3)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牛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
(4)A
(5)小? 1(T/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