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赛场上竞赛运动员听到拉拉队的“加油”声会跑得更快,这一神经调节的过程是
A.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
B.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C.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D.声音→感受器→传入神经→小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加油”声通过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处理,再经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表现为跑得更快。
考点:考查神经调节的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听觉中枢的存在场所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
C.则靶细胞只是肝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肾上腺细胞
E.则靶细胞可以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F.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
G.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分泌物通过血浆运输属于体液调节,速度慢,作用广,A正确,如果分泌细胞是肾上腺细胞,可分泌醛固酮,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重吸收,C正确,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可分泌甲状腺激素,反过来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正确;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或肌细胞,B错误。
考点:体液调节的特点及各腺体分泌激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各腺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及相互的作用部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人注射甲流疫苗后及再次感染甲流,血液中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的特异性吞噬来消灭该病毒
B.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产生的相应抗体快而且多
C.b处的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受甲流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而形成的
D.抗体能消灭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甲流病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内容。人体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然后通过抗体消灭该病毒,A错;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效应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正确;b处的记忆细胞是由B细胞受甲流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而形成的,C错;抗体不能消灭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甲流病毒,D错。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a代表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抗体,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b代表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c代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抗原裂解死亡
D.d代表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呈递给T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浆细胞分泌抗体不须抗原刺激;淋巴因子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激素样的多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将靶细胞中的抗原暴露出来;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呈递给T细胞;故ABC错,D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免疫调节。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免疫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持续结合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结构上兴奋传递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