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曲线中,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在稳定期产生的,由此可见,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故①正确;乙曲线中,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而血糖浓度最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不一定最低,故②错误;Mg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丙曲线中,c点时Mg的吸收速度降低,但仍在吸收,这意味着叶绿素仍在合成,因此叶片没有变黄,故③错误;丁曲线中,d点时芽的生长速率大于0,说明此时的植物生长素仍能促进芽的生长,故④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数量增长规律、血糖调节、叶绿素的合成和生长素作用特性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B.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下丘脑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主要中枢
D.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故A正确。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故B正确。冷觉和热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故C错误。人体的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物理屏障作用
B.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化学防御作用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选取健康大鼠,给予某种刺激处理,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刺激可能是注射葡萄糖溶液
B.开始刺激后小鼠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但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不加快
C.胰岛素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同时减少,说明两者在调节血糖浓度时是协同作用
D.若要证实胰岛素能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 的浓度来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能出现图示变化。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使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也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贮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是拮抗作用。要证实胰岛素能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只在注射胰岛素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不行,还要在注射胰岛素前先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然后进行对照比较。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在感觉寒冷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战”现象,此反射的效应器是
A.骨骼肌
B.立毛肌
C.血管平滑肌
D.皮肤毛细血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效应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在寒冷环境时,会出现“寒战”的效应器是骨骼肌;选A
考点:效应器的定义
点评:理解效应器的定义,特别注意还应该包括感觉神经末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