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若以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实验材料进行某项研究,该研究可能是
A.测定肺癌细胞的分裂速率
B.测定人体内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速率
C.研究生物细胞中腺嘌呤的代谢途径
D.比较不同组织细胞DNA复制的情况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蛋白质的合成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示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萎缩征的家系遗传情况。这种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何处基因发生突变

A.常染色体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线粒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只要母亲患病,则子女全部患病,属于典型的母系遗传。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
C.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
D.基因改变则性状随之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的不同就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基因突变有微小突变,但也有显著的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有的较大,B错;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有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来实现的,C错;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基因改变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D错。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肿瘤是21世纪人类最主要的杀手,它是一种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的内在因素是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所有癌细胞中DNA含量都相同
D.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使其停留在间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癌变的内在因素是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癌细胞不断分裂,所以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DNA含量不同,.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使其停留在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元素只含C、H、O、N、P,不可能含有S元素。在双链DNA分子中, A等于T也占全部碱基的20%。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16条脱氧核苷酸链,有两条母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