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甲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2)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__,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______。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②.假设控制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和b表示,图乙表示Ⅱ3产生的卵细胞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绘制出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并在图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参考答案:(1)Ⅱ3、Ⅱ4、Ⅲ8? 1/4
(2)遗传咨询? ①.随机取样? ②.调查群体足够大
(3)①.3/8
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当一个含有25%胞嘧啶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体内后,经n代,含有原噬菌体DNA成分的噬菌体占释放出的全部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原胞嘧啶占全部子代碱基的比例是( )。
A.2/n2
B.1/n
C.2/2n
D.1/2n
E.2/2n
F.1/2n
G.2/2n
H.1/2n+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1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得到2n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有亲代DNA链,比例为2/2n。根据题意,亲代DNA含有25%胞嘧啶,即原胞嘧啶占1个DNA分子全部碱基的1/4,经n次复制后共有2n个DNA分子,所以原胞嘧啶占全部子代碱基的比例是(1/4)÷2n=1/2n+2,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甲中4号个体为M 病患者,对1、2、3、4号个体进行关于M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M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M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图乙中d是纯合子
D.3号个体与一个M病基因的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患M病男孩的概率为1/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
D.为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没有分开所致,A正确;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没有充分吸附,也有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DNA进入细菌内部而蛋白质保留在外侧,结果使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