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①是减数分裂,②是受精作用,③④个体发育。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体内一个细胞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色盲基因的是
A.携带者的次级性母细胞
B.色盲男性精巢中的细胞
C.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
D.色盲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
B.摩尔根
C.萨顿
D.道尔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因为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发现而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考点:遗传定律
点评:本题简单,考查生物学发展史的内容,学生记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有芒、高秆无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表现型,且其比例依次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DDBB×ddBb
B.Ddbb×ddbb
C.DdBb×ddBb
D.DDBb×ddB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思路为分别考虑每对性状,然后组合起来即可。子代中高杆:矮杆=1:1,说明双亲中控制高杆和矮杆的基因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同理有芒:无芒=3:1,说明双亲中控制有芒和无芒的基因都是杂合子,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只分析一对相对性状而不分析多对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有:(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