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与成熟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赤霉素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且能打破休眠,故A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故B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生长素具有促进发育作用,故C错;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细胞脱落,因此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反,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在特异性免疫中能起免疫作用的物质是
①凝集素 ②抗毒素 ③类毒素 ④外毒素 ⑤干扰素 ⑥抗生素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外毒素是由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
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毒性消失仍留其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
抗毒素是一类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品。是将类毒素或毒素给马或其他大动物注射,使动物血清内产生大量抗体,然后将含有抗体的动物血清精制浓缩而成的,如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及蛇毒抗毒素等。抗毒素实质上是抗体,可中和相应的毒素,使其失去毒性。
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
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当人体在遇到病毒侵入时,会自动产生。它是人体内对抗病毒入侵的最快反应部队,当体内干扰素制造不足时,会增加疾病感染的严重性。
抗生素又称抗菌素。是由一些微生物合成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体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少量低浓度使用时能对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抑制或杀灭作用。其中类毒素、外毒素与抗生素都可以做抗原,并不是免疫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所示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A.胰岛素
B.孕激素
C.生长素
D.维生素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 、K+ 穿过细胞膜;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物质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胰岛素和孕激素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维生素D是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而生长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以选C。
考点: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实例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B.抗毒素使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属于细胞免疫
C.过敏反应过程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D.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①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②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可能会兴奋
③如果a表示促胰液素,b可能是小肠粘膜细胞,此时胰液分泌增加
④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 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但不能使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①错。②a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细胞,将使神经细胞兴奋或者抑制,②正确;a表示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但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不能作用于小肠粘膜细胞,③错; a表示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抑制下丘脑或垂体的生命活动,④正确。C正确。故本题选C。⑤考点:。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的要点,识图能力以及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