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A.胰岛
B.胃腺
C.胆囊
D.肝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会引起E收缩
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
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B的结构,可知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如果A接受刺激,则E会收缩,神经细胞C先兴奋,D后兴奋,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细胞中糖类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声音属于条件刺激
B.图乙表示强化过程
C.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
D.若对图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条件刺激的作用为前提。从图甲可见,声音并不能引起小鼠发生恐惧反射,是无关刺激,故A错。结合图乙分析,经过多次将电击和声音信号结合在一起刺激小鼠,使无关刺激(声音)转化为了条件刺激,才出现了图丙的恐惧反射。这种非条件刺激(电击)与无关刺激(声音)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正如C项所述。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概念和特点,属理解水平,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体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侧电位分别是
A.正电位、负电位
B.正电位、正电位
C.负电位、负电位
D.负电位、正电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电位分布表现为外负内正;未兴奋部位处于静息状态,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电位分布是外正内负;故选D。
考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相关知识,属于A级能力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中乳酸浓度下降是由于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04反应生成H3PO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03,H2C03分解会产生水与CO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