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参与其它生命活动。下图是下丘脑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激素⑥不仅作用于组织,还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血浆中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
C.若用图示表示水盐调节,则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且在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
D.若用图示表示血糖调节过程,则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且作用途径为③④和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⑥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故A正确。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负反馈作用会减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都会增加,故B错误。产生感觉的是大脑皮层,故C错误。如果表示血糖调节,内分泌腺还有可能是肾上腺,即使是胰岛,作用途径应是③⑦⑥,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加快
B.体温升高
C.细胞代谢紊乱
D.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细胞代谢紊乱,体温降低等,可能出现各种病症。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能够使血浆中过多的酸或碱中和,调节血浆中pH值相对稳定;内环境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说明内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受到下丘脑控制;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碳酸钠、H2O和CO2,排出体外,从而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若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pH调节、体温调节和组织水肿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pH值相对稳定的原因以及组织水肿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病症中,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
A.小腿抽搐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尿毒症
D.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腿抽搐是血钙低导致,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导致,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导致,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引起,因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不是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温动物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
B.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是建立在“产热=散热”原则基础上的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部分
D.体温恒定是“神经-体液”调节维持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环境温度过高,变温动物体内酶活性丧失,不能生存;恒温动物通过调节产热或散热,使产热量=散热量从而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来源:91考试 网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体温调节的实质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