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槐叶萍是一种原产于巴西的水生植物,侵入澳大利亚后,每2.5天数量增加一倍。到1978年,仅在昆士兰湖就有400平方千米的湖面被覆盖,重量达5000吨。1980年引进了专食槐叶萍的象鼻虫,4个月后,该地的槐叶萍仅剩1吨。下列就上述事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是对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行生物防治的成功事例
B.槐叶萍和象鼻虫在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都会呈现“J”型增长
C.开始时,槐叶萍种群数量爆发的原因是没有天敌
D.可以预期,一定时间后,槐叶萍会在澳大利亚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维生素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 ]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附加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成熟的番茄果实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_获取PG基因。重组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______。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理由是______。之后,还需将其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________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出反义RNA,且能与_________互补结合,因此可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________,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4)将转入反向链接PG基因的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技术;其中,愈伤组织经______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逆转录法? ? 大量复制目的基因(或克隆目的基因)
(2)卡那霉素? ? 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3)天然的PG基因转录的mRNA? 番茄果实的保质期延长
(4)植物组织培养? ? 再分化(或细胞增殖和分化)? 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会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
A.使大气中CO2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的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的含氧量减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