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传染病,结核杆菌可通过空气媒介或痰液传播。儿童接种BCG疫苗,能有效预防结核病。下列与该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的是
A.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产生与结核杆菌特异结合的抗体
B.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并产生与结核杆菌特异结合的淋巴因子
C.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抗结核杆菌的干扰素,使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中不能增殖
D.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免疫功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无机盐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重要成分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的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
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
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有有机物的分解而无ATP的形成,造成供能不足;机体为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进一步加强,耗氧量增大,有机物消耗增多而使食量增大且消瘦,呼吸产热使皮肤温度升高。选D
考点:考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氨基酸、甲状腺激素
B.O2 、尿素
C.纤维蛋白原、抗体
D.呼吸酶、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氨基酸是营养物质, K+是无机盐,CO2和O2是气体,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尿素是代谢废物,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和组织液中,纤维蛋白原属 于凝血因子。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只有当红细胞破裂时,血红蛋白才会进入血浆,但这是不正常的,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称为溶血现象,此时血红蛋白已失去 了运输氧气的能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衰老、死亡的红细胞是在肝脏、脾脏中被巨噬细胞吞噬掉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而不能存在于内环境。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正,B侧为负
B.刺激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局部电流在A侧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刺激c处,电流计是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神经纤维上给予刺激产生兴奋传导是双向的,刺激C处,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偏转,所以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