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探究题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1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0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方法和步骤:
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稀释过程中pH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②.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5组,50粒/组;
③.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④.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
⑤.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芭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
(2)结果预测和分析: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了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萌发率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或根长)逐渐降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在两栖类的某种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蝌蚪在20℃条件下发育时,雌雄比例约为1:1。如果让蝌蚪在30℃条件下发育时,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染色体,全部发育为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
(1)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并进行编号,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组成。
第三步: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预期实验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蛙的性别有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经过的主要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常用蝌蚪作为观察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步:取适量同一双亲产生的蛙受精卵,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预期实验结果:
①.被观察的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1:1,说明较高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
②.被观察的蛙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型,说明较高的温度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
(2)生物性状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囊胚期、原肠胚期
(4)蝌蚪为变态发育,现象明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