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一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图二表示燕麦胚芽鞘尖端。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二胚芽鞘接受左侧单向光照射,b侧生长素浓度肯定不会高于10-8mol?L-1
B.若图二胚芽鞘处于黑暗中,尖端生长素浓度为小于10-5mol?L-1
C.用浓度高于10-10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的枝条,会抑制根的萌出
D.用浓度为10-7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刚萌发的种子,对根和芽的发育均不利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胚芽鞘接受左侧单向光照射,b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且促进b的生长,因此其浓度应在零线上方;将胚芽鞘处于黑暗中,该胚芽鞘直立生长,故尖端生长素浓度小于10-5mol?L-1;用浓度高于10-10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的枝条,会促进根的萌出;用浓度为10-7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刚萌发的种子,对根有抑制效应而对芽有促进效应。所以A、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甲表示植物茎背地生长的情况,如果A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点以下,下面对B点的生长素浓度叙述正确的是

A.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a之间且小于a
B.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c之间且小于c
C.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b—d之间且小于d
D.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d 之间且小于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为10-4mol/L。将植物平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A点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点,从而使B点生长更快。如果A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点以下,则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c之间且小于c,故正确选B。
考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两重性,考查了学生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
A.刺激
B.反射弧
C.反射
D.兴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电位差发生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 外流产生
B.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 外流产生的
C.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 内流产生的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造成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