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血浆中Na+和Cl-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
C.维持体温维持37?C
D.维持血浆的粘稠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过程属于第一阶段,②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
C.效应B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正确;①②过程属于第一阶段(感应阶段),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反应阶段),故B错误;效应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故C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地方,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不需要T细胞呈递,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所以切除胸腺的个体,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能力,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促进植物增高
②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
③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④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无法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赤霉素有促进茎生长的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越大有利于生根,越小有利于生芽;故A正确;生长素的合成、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小分子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中约90%是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B项中麦芽糖不属于血浆成分;C项中消化酶不属于血浆成分;D项中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液中。
考点:本题考查血浆中组成成分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血浆中组成成分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酰胆碱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就不能结合而失去作用所以肌肉就不收缩,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不被分解就会一直作用在神经后膜,而使后膜一直兴奋,肌肉一直收缩。故本题选A 。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