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在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样方的大小一般以_____为宜。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完成“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设计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_____(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30ml_____(对照组)。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_______,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
⑤.观察A1、A2、B1、B2四支试管中的颜色。
2、探究题 2008年9月,在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知名国产晶牌奶粉中均被检测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人和动物,特别是婴幼儿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科研人员以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三聚氰胺能否诱导大鼠的肾部结石发生。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三聚胺能否诱导肾部结石的发生。
(3)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的肾部结石发生率。
(4).实验结果预期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4、综合题 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两大类呈香物质。结合态呈香物质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没有香气,但在β-D-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呈香物质。若香梨在贮藏期间上述转变过程迅速,会导致部分香气成分丧失,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检测的原理如下:

①.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与香梨中的__________分子结构相似,能在β-D-葡萄糖苷酶作用下生成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
②.由于不同香梨中的__________不同,以上反应完成后,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的黄色深浅不同,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值也不同。与事先配制好的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的___________进行比较,确定_________含量,然后推算出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提取样液:定期称取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梨10.0g,立即在液氮下研磨成粉末,加入经适量预冷的pH6.0缓冲液,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于4℃条件下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即为β-D-葡萄糖苷酶粗提取液,用pH6.0缓冲液定容至10mL,置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检测样液:在10mL试管中依次加入0.6mL缓冲液,1.0mL酶粗提取液和0.2mL,10mmol/LpNPG混合均匀,迅速盖上试管塞后立即放到37℃条件下反应60min后,加入Na2CO3终止反应,然后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①.提取样液过程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样液时,酶促反应需控制在pH6.0,37℃条件下完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生化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脱氧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标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