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碳反应进行的部位是在叶绿体的
A.外膜上
B.内膜上
C.基质中
D.基粒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粒上,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在暗反应中进行碳反应,其部位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乙→甲代表的是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甲→乙代表的是分裂期,秋水仙素促使染色体数量加倍,是发生有丝分裂的前期,B正确。分裂间期中核糖体和线粒体的活动旺盛,C错误。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A.液泡 主动运输
B.线粒体、液泡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C.线粒体 主动运输
D.线粒体 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由于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液泡和渗透作用;此后,由于K+、NO3-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并吸水,细胞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线粒体和主动运输;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物质跨膜运输原理及方式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剩余的RNA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有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结果见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表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表中结果无法看出酶的化学本质;由表中④可以看出,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该实验中只涉及一种酶,无法得知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比较表中的②和③可知,酶具有高效性。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