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血糖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Ⅰ型糖尿病,对Ⅱ型则无效。为了进行一次医学测试,甲、乙和丙三名成年人禁食12h,然后各喝下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h内,定时测定每个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障碍
B.甲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C.乙患Ⅱ型糖尿病
D.丙的血糖浓度不会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1可以判断甲是正常人,乙和丙是糖尿病患者,由图2可以看出,乙胰岛素分泌不足,丙随血糖浓度增大,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所以乙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而对丙无效,即乙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丙是Ⅱ型糖尿病患者。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障碍。甲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由于丙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所以血糖浓度不会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故错误的选C。
考点:糖尿病成因的分析。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红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①是从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白细胞可以从血浆中从毛细血管中出来,②是组织液渗入形成血浆,③是从组织液渗入形成淋巴,④是红细胞,水分可以相互渗入和渗出,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B与A和C双向渗透,说明B是组织液,而B单向渗透形成D,D再回流到A,说明D是淋巴,A是血浆,C是细胞内液。故①错。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故②正确。应该是A血浆蛋白质含量较高,故③错。蛋白质水解酶存在动物消化道和细胞溶酶体内,故④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物质交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请据图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B.假如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垂体细胞
C.细胞1的分泌物只运输给它的靶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之所以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于靶细胞有特异性的受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细胞1属于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物质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发挥生理作用。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细胞2甲状腺细胞,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A项正确;如果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反作用于细胞2垂体细胞,这属于反馈调节,B项正确;细胞1的分泌物通过血液可运输至全身各个部位,但它只能和相应的靶细胞结合,C项错误;细胞1的分泌物之所以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因为靶细胞上有其特异性受体,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司机看见红灯刹车
B.天热出汗
C.白细胞吞噬细菌
D.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反射的相关知识。
反射是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细胞是单个细胞,没有神经系统,其吞噬细菌是细胞的胞吞行为。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