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C.体温的变化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调节水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
D.下丘脑和下丘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调节水平衡神经中枢在下丘脑,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渴觉形成的途径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平衡中枢→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水平衡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出汗量的变化为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D.增加、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①? A?②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效应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传送;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和分泌,有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的传递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越长
B.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局部电流学说设想当一条无髓鞘纤维的某一小段,因受到足够强的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的膜将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暂时变成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则仍处于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膜两侧溶液有导电性,在兴奋的神经段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段之间,将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这就是局部电流。它的流动方向是:膜外有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胞内有正电荷由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这个电流方向是使未兴奋段纤维膜去极化。当这个电流足够强,使该段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后,就会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动作电位。这样,动作电位依靠局部电流一段一段地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由于纤维膜兴奋后有一个相当长的不应期,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始终是沿着神经纤维的兴奋段向未兴奋段单向传导。而D答案中只说明是电荷而没有说明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