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浓度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看,蓝藻属于____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_____;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______(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__________,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_________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将硝化细菌接种到下列培养基中,其中可以长出硝化细菌菌落的是
[? ]
A.无氮培养基,试管密闭
B.无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
C.含氮培养基,试管密闭
D.含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
3、综合题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组,⑦为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6)⑤→⑥采用______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
4、连线题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________KJ和________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 ]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氨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