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流向组织液,故A会。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流向组织液,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流向组织液,故B会。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更多水流向血浆,故C不会。淋巴回流受阻组织中滞留大分子物质,组织液渗透压上升,更多水流向组织液,故D会。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只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种类和大小
C.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D.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人来源:www.91exam.org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因为脊髓和脑干的功能受影响所致
D.短期记忆跟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跟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A正确;激素在细胞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B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因为脑干和小脑的功能受影响所致,C错误;长期记忆跟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短期记忆跟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
B.若①为肌细胞,剧烈运动时产生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若①为肝细胞,人体在饥饿时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①→②→③
D.③中含葡萄糖、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组织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血浆、④是淋巴液,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的,A错;
剧烈运动时,人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在线粒体,B错误;
人体在饥饿时葡萄糖由肝细胞分解肝糖原进入组织液,再有组织液进入血浆,提高血糖含量。故运输方向是①→②→③,C正确;
D中,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面的物质,不在内环境中,故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内环境的成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O2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O2浓度高于4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细胞表面,A错误。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产生CO2的部位,是CO2浓度最高的部位,CO2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中的4,C错误。2中的氧气达到4首先出红细胞膜,穿过单层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这一过程氧气要进入血管壁细胞,再从血管壁细胞出来,过2层膜,再通过单层细胞膜进入4,共穿过4层膜。2是携带氧气的结构,是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