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
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 ]
A.60只
B.100只
C.80只
D.40只
2、选择题 进行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3、连线题 如图所示为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_型,C表示_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
(3)A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
(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4、选择题 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某种植物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5、连线题 图一、图二分别是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速率为______株/(100m2·a-1)(以“+”代表增加,以“-”代表减少),以此变化速率估计到1995年,红松的种群密度将是_______株100m2。
(2)图一中哪一阶段所对应时间内种群的变化最明显?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3)图一中红松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通常是采取______(方法)调查获得的。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5)图二中A、B过程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如果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不同的成分,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