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子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之后进入血液,特异性地运输到靶器官
B.甲状腺激素含有肽键,不能口服
C.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细胞分布较广
D.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之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在靶细胞和靶器官处起作用;甲状腺激素不含有肽键,是小分子物质,可以口服;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等作用,所以靶细胞和靶器官分布较广;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故答案选C。
考点:激素调节的特点及作用
点评:基础题,只需要掌握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就可选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禽流感抗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包含的,是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 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所以A中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不正确的;B中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是不正确的;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故C也不正确。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组织水肿是组织液水分增多。毛细血管的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来到组织液,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来到组织液,故①是。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来到组织液,故 ②是。淋巴循环受阻导致淋巴水分回流到血浆受阻,更多水分滞留在组织液,故③是。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来到组织液,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来到组织液,故④是。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来到组织液,故⑤是。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长
B.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
C.幼根、幼芽中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不含乙烯和脱落酸。
D.啤酒生产中,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啤酒品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