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并自养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些年来,有关“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可见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
A.破坏了入侵地的食物链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生态平衡更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被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细菌体内的___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参考答案:(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筛选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
(5)①和②? ? ③
(6)①②③
(7)酚红指示剂? ? 脲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连线题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使仅适合该条件的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请分析后回答:
(1)所需的土壤样品应该从__________(农田、工厂、森林)取得。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是____________。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⑤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形成的菌落。
(5)⑥为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参考答案:(1)工厂
(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的碳源作选择培养基,经富集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 液态的? 对羟基苯甲酸? 选择培养基
(4)能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5)对照 ?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目标微生物
(6)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细菌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过程应注意
①无菌操作 ②做好标记 ③规划时间 ④无菌观察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