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水分子出入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错误。?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正确。?
D.水分子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错误。
考点:主动运输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中能含18O的有几项:
①周围空气的氧气? 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 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①?光合作用光反应,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氧气全部来自水;正确。
②?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是植物蒸腾作用的结果;正确。?
④?2选项途径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等有机物;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B.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C.酸奶盒的盖子鼓起来是因为乳酸菌代谢旺盛的结果
D.一些细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依然可以有氧呼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b表示二肽
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得M值变小
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底物消耗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根据图甲可判断a是酶,b是底物,由于b被分解成两个氨基酸,故此可知b是二肽,A项正确;酶在催化将底物降解过程中,酶的形状会变化,酶在催化将底物降解后,酶的形状会恢复,B项正确;图乙表示“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故适当降低温度后,酶的催化速率会下降,达到最大氨基酸量的时间会推迟,但最大值不会改变,C项错误;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物的量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底物消耗完,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两种生物膜上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可产生ATP
C.图乙中的[H] 可来自于图甲所示反应产生
D.图乙的反应所需O2可来自于图甲所示反应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是光合作用光反应水的光解,乙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甲、乙两种膜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A选项错误。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均可产生ATP;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