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哪种物质是通过下图所示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

A.O2
B.葡萄糖
C.氨基酸
D.K+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且不需要载体蛋白,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O2进入细胞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氨基酸K+进入细胞方式均为主动运输,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B.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来的各种有机物
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基本步骤是:培养不定根→低温诱导→卡诺氏液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常用0.3 g/mL葡萄糖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课本基本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H1N1流感病毒中只有RNA,A错误。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不能将叶片摘下,在植株上直接实验,B错误。用0.3 g/mL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含同位素14C的二氧化碳作标记来研究光合作用,对了解光合作用中哪项最有意义
A.光合作用中色素的作用
B.光合作用中水的作用
C.光合作用中形成葡萄糖的过程
D.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利用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来研究光合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去向,进而推知葡萄糖的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上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有少部分转变为热能
D.若夏季连续阴天,对温室大棚作物可采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的措施,避免减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氧会产生酒精,改变水果原有的风味,低氧环境才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在原核生物光合作用是在光合版层上进行的,真核生物CO2的固定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有少部分转变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夏季连续阴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
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以增加产量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晒干小麦种子,减少水分以降低呼吸作用,以延长保存期限;错误。
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增加产量;正确。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产量;错误。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目的增加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错误。
考点:呼吸作用的利用。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